应急管理部 教育部 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参加第二届煤火国际大会
发布时间: 2010-06-11  

2010519-21日,第二届国际煤火大会(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al Fire Research)在德国首都柏林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德煤火合作研究项目主办,德国科研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部作为两国的科技管理部门联合资助。同时该会议作为2009/10中德科学教育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得到中国国家教育部、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和中国国家科技部的支持。来自德国、中国、英国、美国、印度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煤火研究专家参加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分为煤火综合分析、地球科学与煤火探测、灭火材料研究、煤火遥感反演与分析、地下煤火建模、灭火技术方法、采矿对煤火的影响以及清洁发展机制与灭火资金等八个主题。参会人员包括煤火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领导和代表以及来自煤炭开采和加工、贸易等商业团体和市场从业人员。会议以中德煤火合作研究项目为基础,不仅是中德双方深入交流煤火研究成果的机会,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煤火专家共同探讨煤火问题的平台。会议的内容和组织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德煤火合作研究项目二期的研究成果。

来自中国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神华集团公司、新疆煤田灭火工程局和西安科技大学等单位共27位中方专家参加了大会。作为中德煤火合作研究项目的中方协调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共有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武建军副教授、李京教授、蒋卫国博士、刘晓晨博士生、资源学院陈云浩教授与数学科学学院郇中丹教授等6名专家参加了本次大会。

在第二届国际煤火大会开幕式上,中德煤火合作研究第二阶段项目负责人武建军副教授与德国宇航中心Fischer博士联合做了题为“中德煤火八年成功合作研究的里程碑”的大会主题报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两国在煤火研究领域的八年合作研究的历程,重点总结了中德煤火合作第二阶段研究项目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在为期三天的专题研讨中,武建军副教授主持了“遥感传感器与系统”专题会议,中德煤火合作第二阶段项目科学协调人李京教授主持“煤火研究综合进展”专题会议;陈云浩教授主持了“遥感研究与案例分析”专题会议。同时武建军博士、蒋卫国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刘晓晨分别做了“区域地下煤火风险评估方法”、“乌达煤火区地表温度反演与动态变化遥感分析”、“区域地下煤火CO2排放的估算方法”三个专题报告。

本次大会出版了《Latest development in coal fire research》英文论文集,武建军副教授担任论文集的联合主编,论文集收录了中方专家在煤火研究方面的23篇文章。

中德煤火合作研究项目是中德政府间科技合作重点项目,中德双方已经在政府间科技合作的框架下开展了两个阶段的合作研究。2007年起中德双方启动了第二阶段的合作研究,中国国家科技部利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支持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武建军博士主持,国家遥感中心、神华集团、中国科学院和新疆煤田灭火局等多个单位参加的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中国北方地下煤火遥感监测技术合作研究”。三年来,双方科学家利用遥感、地质测量等多种技术方法,在中国北方地区开展了多次联合野外观测实验,获得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表温度和煤火产生的气体等多个方面数据。开展了地下煤火定量模拟、地表探测与遥感监测、煤火风险评价等科学研究,在煤火范围的精确探测、煤火遥感监测与区域风险评价、煤火排放温室气体估算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2010324日中德煤火合作第二阶段研究项目总结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召开,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欧洲处邢继俊处长、国家遥感中心张国成主任和德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Hack先生出席了会议并对本项目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第二阶段合作过程中,中德双方重视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为了更好的支持项目合作,双方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中德煤火合作北京办公室。在二期项目执行过程中,双方通过联合制订实验方案、联合开展野外试验、联合开展数据分析,形成切实、高效的合作机制,共享研究成果。通过博士生论坛等形式,加强了对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通过第二阶段的合作和交流,进一步磨合了研究队伍,培养了人才,为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灾害与公共安全研究所  武建军供稿

2010610


 
应急管理部 教育部 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Copyright©2010-2013 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版权所有    |   地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0031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