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 教育部 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全球变化与环境风险关系及其适应性范式研究”项目年度学术交流暨课题进展汇报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12-12-25  

2012122223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全球变化与环境风险关系及其适应性范式研究”项目年度学术交流暨课题进展汇报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科技部、教育部主管部门领导、项目责任专家、专家组专家及咨询专家,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等单位的课题科研骨干和研究生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20121222日,项目四个课题的负责人和主要学术骨干向项目首席科学家史培军教授汇报了课题研究进展和计划任务落实情况。

第一课题由课题负责人孙建奇研究员和学术骨干杨静副教授汇报了课题研究进展。课题共收集整理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包括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多个耦合模式模拟的常用气象变量,并开展了初步分析。另外,对我国环境风险和气候灾害的时空特征也展开了初步分析。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暴雨事件的十年际变化特征,结果指出我国东部地区存在5个独立的暴雨中心,分别为东北、华北、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分析了2009/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极端干旱的特征和成因,以及极端干旱对云南地区植被生长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北半球近30年风寒温度的变化特征,定量分析了气温和风速变化对风寒温度趋势的贡献等相关问题。课题在提高全球降水预测能力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和研究北极涛动对我国东部冬季降水频次的可能影响方面形成了重大突破。

课题组本年度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9篇,培养毕业博士2名,参加国际会议7人次,圆满完成了年度计划。课题将在下一年度继续深入开展我国环境风险和气候灾害的时空特征研究;分析不同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风险的可能联系;研究我国气候灾害与气候系统变化之间的联系。项目首席科学家史培军教授对第一课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点评,肯定了课题取得的成果,提出课题的开展要着眼全球视野,并希望课题紧随甚至超越IPCC-SREX报告中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理解,适应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气候事件风险管理的理念、政策措施,在应用上为政府未来的发展规划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课题由课题负责人李宁教授和学术骨干于德永副教授、杨赛霓副教授和吴吉东博士汇报了课题研究进展。课题全面收集和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和研究成果,追踪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最新发展动态;收集与购买了数据资料,并对数据进行了加工与处理;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中国国际交换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趋势和波动的分解与合成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基于趋势和波动的极端事件双要素联合的识别模态。选取典型案例,初步评估了陆地生态系统NPP的变化,并建立了生态系统脆弱性定量评估初步模型。以这两项研究为基础,尝试构建环境风险的渐变与突变特征识别模型;结合系统中风险传递与风险放大的初步研究,尝试构建一个基于物理概念模型的多灾种-灾害链理论模型,选择典型气象灾害因子降雨,研究其对典型基础设施-交通系统的影响过程和传递方式,通过实际数据对模型在交通基础设施应用中进行了标定和检验。在探索适合灾害多要素致灾因子概率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分析环境风险社会经济影响的机理与途径,并评估我国省级尺度及县域尺度的社会脆弱性,为建立环境风险综合评估模型奠定研究基础。课题在建立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脆弱性定量评估模型,建立基于物理概念模型的多灾种-灾害链理论模型,评估环境风险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课题组本年度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5篇,培养毕业博士2名,参加国际会议6人次,课题围绕研究目标,完成了年度计划。课题将在下一年度继续分析不同致灾因子的边缘函数的特征,比较其差异性;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关键参数测量模型和参数获取方法;进行气象灾害下基础设施的损失评估、社会生产损失评估、生态系统损失评估和生活影响评估;进行灾害链关联建模。项目首席科学家史培军教授对第二课题的汇报进行了详细的点评,肯定了课题取得的成果,强调在模型研制上要突破传统的剂量-响应风险评估理论,建立一套全新的渐变-累积-突变的风险评估理论方法,从生态、人口、社会经济三个角度研究气候变化对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并重点突出气候趋势与波动变化的联合影响。

第三课题由课题负责人汤秋鸿研究员、尹圆圆博士和贺山峰博士汇报了课题研究进展,课题收集和整理了气候、气候灾害、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相关数据资料,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灾情和致灾因子数据库,并开展了初步分析;分析了全球升温背景下干旱化、高温热浪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环境风险评价单元,编制了风险评估地图的底图。课题在未来高温日数和热浪日数时空格局研究、云覆盖影响北半球夏季日最高气温变化格局研究、全球大河流域产流对全球平均温度上升的响应格局和基于数据库驱动的通用制图系统研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课题组本年度已发表相关科研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文章8篇,申请专利1项,课题围绕研究目标,对课题设计的各项研究内容均已开展系统地研究,圆满完成了年度计划。课题将在下一年度进一步识别区域综合环境风险主导驱动因子,分析和评估区域综合环境风险承灾体脆弱性,分析区域环境风险各要素的变化及影响,评估世界和中国气候综合环境风险。项目首席科学家史培军教授肯定了第三课题取得的成果,强调热害对社会-生态系统造成的巨大影响,建议课题组关注国际上不同组织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回答“中国在全球风险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这一科学问题。

第四课题由课题负责人汪明副教授汇报了课题研究进展,课题组完成了美国凤凰城、北京都市圈和宁夏农区等地的实地调研,收集了典型农区和典型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基本资料。提出了整合环境风险脆弱性、恢复性和适应性的“凝聚力”模型理论框架,提出了协同放大、协同约束、协同分散、协同宽容四个基本的原理,并从理论上加以推导和验证。开展了全国性的调查,揭示了环境风险认知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制定区域有别的适应性措施提供依据。课题在主要突破在于确立了以“凝聚力模型(Consilience Model)”为核心的风险防范理论框架。课题组首次提出凝聚力模型的四个基本原理,即协同放大、协同约束、协同分散和协同宽容原理,并从理论上加以了推导和证明,并尝试运用复杂系统网络分析方法,在定义网络系统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建立了表达系统凝聚力的网络模型。

课题组本年度发表相关科研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文章6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人次,并作一般口头报告6次,圆满完成了年度计划。下一年度课题将完善适应能力和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系统提出以凝聚力模型为核心的适应性理论框架,在一两个研究区实现以结构和功能调整为主的适应性政策措施的仿真和优化。项目首席科学家史培军教授肯定了课题取得的成果,提出要集中目标建立凝聚力模型的科学表达,完善适应性协同范式的理论基础,运用实证和案例为理论模型提供依据。

22日会议最后,史培军教授强调了气候变化的三个方面——趋势、波动和极端气候事件之间的联系,要求各课题研究并解释这三种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生态系统的联合影响。

20121223日,项目首席科学家及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向科技部、教育部领导与专家组汇报了项目及各课题研究进展。项目首席科学家史培军教授首先汇报了项目的年度进展,包括项目公共基础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工作,项目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情况,项目研究的视野与研究尺度的界定和项目研究的学术进展。随后四个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本课题取得的年度代表性研究成果。科技部和教育部相关领导对项目的执行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予以了肯定,并表示将在未来全力支持项目的开展与工作。

项目责任专家秦大河院士和葛全胜研究员充分肯定了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并强调指出项目成果亮点突出,研究水平位于国际科学研究前沿,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是项目的一大优势,需继续发扬,并继续为国家决策、社会管理、参与国际事务和谈判提供宝贵意见。项目专家组专家和咨询专家在肯定项目成果的基础上建议项目增加横向交流和资源共享,并进一步向项目的研究目标聚集以形成更大突破。

会议最后,项目首席科学家史培军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提出各课题要相互交流,凝聚共识,进一步瞄准国家需求,向项目研究目标聚集。


 
应急管理部 教育部 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Copyright©2010-2013 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版权所有    |   地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0031106号